【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青年记者
主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
主管: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
ISSN:1002-2759
CN:37-1003/G2
影响因子:0.185579
被引频次:59449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8);期刊分类:新闻传播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青年与血性精神的时代价值(4)

来源:青年记者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其次,学习英雄,传承社会伟大的信仰。“英雄”本身无关信仰与价值的内容性质,但每一个实实在在的有血有肉的英雄,都是在用生命诠释着心中的信念

其次,学习英雄,传承社会伟大的信仰。“英雄”本身无关信仰与价值的内容性质,但每一个实实在在的有血有肉的英雄,都是在用生命诠释着心中的信念,并正是因为这份信念才促使其成为英雄。通过对英雄的宣扬,不仅可以唤回人们对于超越自身利害的精神世界的崇敬、追求,更宣扬着具体的信念信仰,通过不同的英雄,让马克思主义信仰、爱国主义精神等伟大而崇高的核心价值流入青年心间,牢牢筑起青年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

(二)迎接磨难,用血性的自强精神鼓舞青年

血性的自强精神,集中体现于艰苦奋斗的决心和毅力。焕发青年的自强精神,就是要让他们绝不畏惧苦难,敢于直面困难,乐于迎接挑战。

磨难是一种区分的机制。在磨难中感到痛苦、不满、受到挫伤的,往往是人们劳累伤痛的身体,不得满足的欲望,而得到滋养和升华的,却是人们的心志、阅历和灵魂。通过磨难,得以使人明辨得失,进而区分眼下和长远,辨别财富和灾难,区别存在的自身与自身的存在,从安逸中滋生的自利走向磨难中觉醒的自强。

要创造并利用机会让青年经受磨练,学校各阶段的军事训练和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都是我国磨砺青年,锤炼其意志品质的独特资源,同时也要着力避免体育课程、竞技活动和户外运动被应试教育过分挤压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学校和家庭要在青年人成长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帮助其消弭挫折、规避困难,而是要意识到这些过程的必要和宝贵,更注重于困难挫折后的疏导和鼓舞。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种精神,便是血性的自强精神。尽管“刺刀见红”的战争模式渐行渐远,但相信自己、不畏艰难的自强精神永不过时。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在未来世界的战场上充斥的,不仅是能力与素质的对抗,更是血性的自强精神的较量。精神上有了“恐高症”,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

(三)重在实干,用血性的坚韧追求砥砺青年

对于军人而言,血性最直接的体现是战时的勇猛,是战斗力的短时发挥,但究其根本是平时训练的扎实,是战斗力与战斗精神的长期养成。对于广大青年而言也是一样,血性之勇主要不是一时的气魄,而是细水长流的实干和坚持。

培塑青年人的血性,就是要在日常点滴中促进他们的实干作风,帮助、鼓励和监督他们的习惯养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实践,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耐心与毅力,专注持久的能力,雷厉风行的作风品质,从而帮助他们具备足够的精神力量和良好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本领,在飞速发展的社会和新时代的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与自信,在全世界的年青一代中焕发举世瞩目的光彩。

青年强则中国强,中国梦归根结底是青年梦,且最终要靠青年来实现。当今的中国已经走在复兴的道路上,中国的未来取决于青年,而中国崛起之后,青年的重担非但不会卸下反而会更加艰巨,那时的中国青年肩负着的将是世界的明天。只有血性的精神和内涵被青年代代传承,不被时代的波涛浪潮冲刷淡去,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才有希望。

[1]张晓东.军人血性的传统文化底蕴及其培育[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2):125.

[2]谈志兴.军人血性及其锤炼途径探析[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3(4):48.

[3]张育红.武兰:培育军人血性的几个关节点[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6(1):122.

[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精武本纪·序(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150.

[5]马洪林.迷信导致义和团失败的历史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0(3):43.

[6]JosephS.Nye,Jr .“The Kindleberger Trap”[EB/OL].January 9,2017. syndicate.org/,2017 -7 -20.

“有血性”是习主席对中国当代革命军人精神气质的总要求,也是“能打仗、打胜仗”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障。而对广大青年而言,他们既是国家的现在,也是国家的未来,培养有血性的青年,是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习主席始终坚信“青年一代,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并着力抓好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各项工作,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一、血性的内涵分析什么是“血性”?《辞海》中将其解释为“刚强正直的气质和品性”。学术界在此基础上对其涵义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张晓东认为血性是“人所具有的以刚强正直、勇敢无畏、忠义赤诚等为主要特点的气质与品性”[1],谈志兴认为血性是“刚强正直的个性、忠义赤忱的品格、侠肝义胆的气质、坚韧不拔的意志的反映。”[2]张育红、武兰称军人血性“是由军人的信念、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浓缩升华的一种战争力量,它是直接影响支配军人行为和战争要求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军队战争准备和战争行动的一种气质特征,是外在战斗力与内在思想力的有机统一。”[3]研究者普遍认为,“有血性”不局限于某种“迅捷、果断的刺激—反应模式”,它充分囊括了行为目标的价值判定和行为实践的成果考量,不仅视“血性”为“勇”,更将“勇”的“指向”和“落实”两个维度作为其题中之意,也就是说血性具有两个方面的属性:一是价值属性,血性作为一种精神特质,包含着鲜明的价值导向;二是实践属性,血性作为一项号召,其所包含的实践要求丰富。由此可见,血性精神其来源及培塑路径是多元的,其实践要求是多维而丰富的。总的来看,“血性”是一种需要广泛生成基础并具备普遍意义、适用性的精神。目前,在实践中对血性的理解和认识存在一些偏差。比如,将血性等同于“血气方刚”、“逞凶斗狠”、“冲动急躁”等。笔者认为,理解血性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血性绝不是嗜血兽性,精神、价值的特定指向是血性精神的前提条件人们对“血性”尤其是“军人血性”在战场实践中的错误认知,往往将血性同“暴力倾向”、“好战嗜杀”的人格品性产生天然联想。军人血性在战争中最直观的表现便是奋不顾身,奋勇杀敌,这种行为特征,若是脱离了军人的舍生取义,则与悍匪暴徒无异,就难免会被看作是对生命的轻视,甚至将“血性”歪曲理解为“嗜血嗜杀之性”。但是,作为对军人直接提出的精神要求,“血性”必须内含价值方面的前提和要求:一方面,军人之勇必有其魂。“魂”就是是非观,核心是一个人的信仰。军人不仅意味着奉献,更意味着牺牲,意味着以生命的代价换取价值和信仰。所以,军人的舍生忘死意味着对死亡恐惧和生物本能的克服与超越,意味着有一种目的动机在经过军人的理性判断后依然具备凌驾于生死之上的权重和意义,这就是信仰。失去了这一核心,也就是失去了对意义的追求和认同,军人之勇也就失去了根基,也就不成为军人之勇。另一方面,军人之勇必为义勇。对于军人而言,最核心的“义”就是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是忠诚。诚然,历史上不乏毫不尚义,仅通过扭曲人格培养残忍嗜血秉性的战斗集体,通过使作战者陷入疯狂来提高战斗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与现代化装备相结合的军人,陷入疯狂带来的不仅不是战斗力的提升而是战斗力的彻底丧失,并且从根本上越来越不可能接受这种扭曲的塑造,这一路径必然从历史中彻底退出。所以,虽然血性之勇是普遍的,是各行各业都需要的一种精神和气魄,但血性经由直接指向“军人”这一特殊群体而提出,就使其获得了与精神、价值不容割断的必然联系,“善”、“义”等精神与“血性之勇”的关系,就从一种外在的约束、驾驭,变为内在的规定和前提。(二)血性有别于妄自尊大,自信、自强的决心气魄是血性精神的核心要素有人把血性片面理解为一种自我保全的自私自利的生物本性,加之“有血性”的人往往坚毅刚直,原则性强,给人以“不与人为善”的片面印象,以至于有人把“有血性”与“自我中心”、“好为争斗”等同起来。事实上,血性同狭隘的自私、自利、“以我为先”相去甚远,而是一种自尊、自信、奋发自强的精神品质。自私自利的狭隘观念所围绕的“自我”,往往被非理性冲动驾驭,被无穷欲望主宰,是追逐即刻享乐的“自我”。但作为一个文明的人,社会的人,具备修养和智慧的人,其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所指向的自我却是丰富的,所追求的幸福就不会局限于感官的刺激和享受,不局限于眼下或一时的满足。血性中包含的自强精神,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对于我的生命而言,信念信仰、事业实践和社会关系不仅不是我的“身外之物”,而是人生更坚实的基础。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自强精神,就是要永不止步地拓展、深化基础,充实自我,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坚信其中的意义和自己的力量。最重要的是,对于阻碍、贬低和破坏这个进程的一切人或力量,毫不退让且永不言败地进行战斗,而其中最大的障碍,也恰恰就是那个空洞浅薄又不断喧嚣鼓噪的欲望和冲动。“血性”的“好为争斗”之心,不仅不是以这个肤浅片面的“自我”为中心,反而恰恰在于克服、超越并且战胜它,实现自信、自新、自强。(三)血性不等于热血鲁莽,能力、实践的现实关注是血性精神的内在要求如上所述,“有血性”的人往往敢于自我挑战且知难而上越挫越勇,同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人形成鲜明对比,而这种行事作风和行为表象,若是不加深究,往往同那些能力匮乏又思虑短浅,遇事冲动,缺乏理性的人形似,从而给人们留下类同的印象,将“血性”和“冲动”、“鲁莽”、“非理性”对等起来。血性作为确保军人能战善战的特质素养,作为军人战斗精神和战斗力的统一,核心要义有以下两点:其一,血性要求不仅限于精神,更在于确保精神得以落实。1920年孙中山先生曾为“精武体育会”提写“尚武精神”的匾额,并撰《精武本纪序》,其中写到:“精武体育会,成立既十年,其成绩甚多,识者称为体魄修养术专门研究之学会。盖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4]由此可见“尚武”绝不仅仅是一种对“武者”、“武器”、“武事”的意向偏好或向往,而重在身体力行的实践,失去了这一核心要素,某些宅居起来臃肿羸弱的武侠小说迷、军事发烧友都可尽称“尚武”了。所以对于军人而言,“尚武”和“血性”一样,并非只是一种主观的意向偏好或是性格气质,而是特指这样一条路径:是要通过身体力行地从事军事活动,怀揣信念投入训练甚至战争,来孕育、锤炼、升华这种精神特质。其二,血性要求并不止于行动的展开,更关注决定实践成果的能力。血性崇尚果敢坚决的实践行动,但绝不等同于冲动,直面困苦甚至失败的勇气绝不等同于不计后果的非理性盲动。在19世纪末“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中,拳民们自以为有“大师”、“师兄”的符咒加持在身,“信枪弹不伤之妄,遇有战事,竟冲头阵,联军御以洋枪,死者如风驱草”[5],不可谓不勇敢,不悲壮。但这种“勇”很大程度出自无知,因无知而无畏,这和我们当下所说的“血性精神”相去甚远。另外,血性的“勇”也绝不意味着鲁莽行事,甚至无谓牺牲的行为,不是事前散漫无为,事到临头孤注一掷的疯狂,而是持久努力不断自我强化的成长和磨砺,是行动力、实践力逐步得到历练和完善,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二、当代青年“血性”弱化的现象及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近四十年的迅猛发展,为青年的成长提供了比先辈们更为丰富有利的条件,青年的见识、眼界等大为增长。与此同时,在青年中也出现了见义不为的“理性”、范跑跑式的“道德”、阴柔娇弱的“审美”等一些令人担忧的较为突出的现象。青年群体的偶像中,英雄、伟人越来越少,影星、歌星越来越多,而追星中表现出的趋势则是:崇拜刚强健朗硬汉、德艺双馨实力派的越来越少,追捧“伪娘”鲜肉、花瓶偶像的越来越多。究其根由是因为当代青年的血性正在退化。笔者认为,导致青年血性退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安逸的社会环境、溺爱式家庭教育导致青年血性弱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富起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普遍改善。同老一辈艰难困苦的生长环境相比,安逸富足的社会环境虽然为青年成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机会,但也为其营造了沉湎安逸的环境氛围。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独生子女普遍化,一些家庭对子女大包大揽、娇生惯养。以上情况造成了中国家庭教育中血性精神、“自强”要素普遍缺失。正是由于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对自强、血性精神的深刻把握和充分践行,造成一些中国家庭中溺爱式教育大行其道,“独立自主、自信自强的血性青年”难以造就。而在溺爱式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养成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人格,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遇事没有主见,难以面对困难和挫折,经不起风吹浪打,最终培养出的是一群既自我中心、又缺乏主见的孩子,成为当今的“御宅族”、“啃老一族”。(二)虚无主义消解着崇高、伟大的精神世界,导致部分青年血性弱化在后现代浪潮的冲刷下,虚无主义、解构主义大行其道,蔑视伟大、消解崇高成为新潮,凭借所谓“理性”、“个性”的名义解构历史、抹黑英雄来吸引眼球、博取关注成为互联网社区中的普遍现象,最终导致部分青年从国计民生甚至世界历史性的大事件中集体退出,退居到自我营造的“小时代”和“小确幸”中。这种价值追求和心理特征作为一种亚文化中的价值主张本身无可厚非,但当下的情况是,它已经不是个别青年主动选择栖居的精神家园,而是部分青年“崇高失落”后逃往蜗居的避难所。同时,在互联网新媒介时代,碎片化、娱乐化的倾向更进一步地使青年从宏大深邃的领域脱离,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的前言中所说,真正值得担心的不是书本遭禁,而是再也无人愿意读书;不是信息被剥夺、真相被隐瞒,而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不是文化被压制,而是“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这些预言正在发生,青年则是这一进程中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正是这种娱乐、庸俗与解构,使得当代青年日益去历史化,进一步造成了社会的英雄淡漠与崇高失落。没有英雄崇拜,没有崇高精神的追求,就不可能建构崇高的理想和道德大义,也不可能建构起血性的精神价值。(三)抗压能力不足弱化了奋发自强、直面竞争的勇气,导致青年人血性弱化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青年们普遍面对着城市居住、子女教育和老人赡养成本激增的巨大压力,以及激烈竞争下的能力危机,以至于一些年轻人不仅不脚踏实地奋发自强,反而选择贬低现实成功为“世俗的束缚”,逃往所谓的“诗与远方”。部分青年人缺乏持久坚持的毅力与韧劲,丧失了奋发自强、直面竞争的勇气,无法通过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锤炼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他们自卑自哀、自怨自艾,陷入颓废甚至自暴自弃。总的来看,这种消极的精神状态,这种对世界、政治、社会等超出自己可见生活圈的冷漠,与青年人背负着的历史使命之间存在巨大矛盾。中国的崛起发展,今后数十年的境况取决于青年,取决于青年的信念信仰、能力和创造力。当前,面对中国的发展崛起,国际社会的担忧已经从大国地位交替、战端难免的“修昔底德陷阱”转向了“金德尔伯格陷阱”:即保持世界领袖地位的大国衰落之际,由于新崛起的大国无力提供必要的全球公共品,从而造成世界治理的领导力真空这样一种局面。[6]引人忧思的不是崛起的中国“无力”承担,而是根本缺乏这样的心胸与情怀。从中国青年到大国青年之间的差距,是实现中国梦所必须实现的跨越。综上可见,导致当代青年血性精神退化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安逸丧志、价值虚无、消极无为三点。这些时代性的青年精神困境若是不能得到有力破除,不仅危害青年的健康成长,更会影响国家与民族的发展。由此,培塑当代青年的血性精神刻不容缓。三、当代青年成长的血性涵养2015年8月,新华网专栏“讲习所”整理习主席关于青年问题的重要论述“青年十诫”,号召全国青年“志存高远,德才兼备,情理兼修,勇于开拓”。这是要唤醒当代青年的血性精神。为此,我们要将血性的价值与内涵贯彻到青年的教育中,贯彻到当代青年普遍问题的解决中去,以此培塑涵养当代青年的血性精神。(一)唤回英雄,用血性的价值内涵引领青年血性的精神与价值,最集中地体现于“英雄”,“英雄观”教育、英雄崇拜的推广普及,这是用血性的精神内涵,唤醒青年对崇高、伟大向往追求的重要途径。首先,崇尚英雄,珍视社会最宝贵的价值。需要明确的是,人们对英雄的崇尚,不单单是对英雄本人的崇尚,甚至不是对其所秉持信念的崇尚,人们可以不喜欢某个人、不赞成他秉承的信念,但不妨碍人们尊其为英雄。英雄之所以为英雄,一是由于其个人事迹中,充分展示了理念信仰与其人身利益之间的巨大张力;二是在面对这样冲突的情况下,英雄所做出的选择;最后才是英雄个人,而其个人之所以受到关注,正是立足于以上两点,人们开始挖掘其生命中支撑其做出英雄选择的要素与经历。所以,军人血性的精神价值层面,就是“英雄”的层面,在这个意义上,二者是同一的,当下对英雄的诋毁和中伤,最具毁灭性的不是对英雄个人形象的歪曲恶搞,而是所谓“重解”其英雄事迹的动机,将英雄行为归因于一些与崇高无关的动因,这才是对英雄最大的污蔑。相反,弘扬血性精神,就是要在推崇英雄,开展英雄事迹教育的过程中,意识到张力矛盾与英雄选择的坚实确切,这才是“英雄”的本体,并最终通过“英雄崇拜”的普及,唤回人们对超出世俗生活的诸般事物的崇敬与向往,建构起与大国青年、未来领袖相配的群体精神世界。其次,学习英雄,传承社会伟大的信仰。“英雄”本身无关信仰与价值的内容性质,但每一个实实在在的有血有肉的英雄,都是在用生命诠释着心中的信念,并正是因为这份信念才促使其成为英雄。通过对英雄的宣扬,不仅可以唤回人们对于超越自身利害的精神世界的崇敬、追求,更宣扬着具体的信念信仰,通过不同的英雄,让马克思主义信仰、爱国主义精神等伟大而崇高的核心价值流入青年心间,牢牢筑起青年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二)迎接磨难,用血性的自强精神鼓舞青年血性的自强精神,集中体现于艰苦奋斗的决心和毅力。焕发青年的自强精神,就是要让他们绝不畏惧苦难,敢于直面困难,乐于迎接挑战。磨难是一种区分的机制。在磨难中感到痛苦、不满、受到挫伤的,往往是人们劳累伤痛的身体,不得满足的欲望,而得到滋养和升华的,却是人们的心志、阅历和灵魂。通过磨难,得以使人明辨得失,进而区分眼下和长远,辨别财富和灾难,区别存在的自身与自身的存在,从安逸中滋生的自利走向磨难中觉醒的自强。要创造并利用机会让青年经受磨练,学校各阶段的军事训练和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都是我国磨砺青年,锤炼其意志品质的独特资源,同时也要着力避免体育课程、竞技活动和户外运动被应试教育过分挤压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学校和家庭要在青年人成长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帮助其消弭挫折、规避困难,而是要意识到这些过程的必要和宝贵,更注重于困难挫折后的疏导和鼓舞。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种精神,便是血性的自强精神。尽管“刺刀见红”的战争模式渐行渐远,但相信自己、不畏艰难的自强精神永不过时。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在未来世界的战场上充斥的,不仅是能力与素质的对抗,更是血性的自强精神的较量。精神上有了“恐高症”,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三)重在实干,用血性的坚韧追求砥砺青年对于军人而言,血性最直接的体现是战时的勇猛,是战斗力的短时发挥,但究其根本是平时训练的扎实,是战斗力与战斗精神的长期养成。对于广大青年而言也是一样,血性之勇主要不是一时的气魄,而是细水长流的实干和坚持。培塑青年人的血性,就是要在日常点滴中促进他们的实干作风,帮助、鼓励和监督他们的习惯养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实践,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耐心与毅力,专注持久的能力,雷厉风行的作风品质,从而帮助他们具备足够的精神力量和良好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本领,在飞速发展的社会和新时代的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与自信,在全世界的年青一代中焕发举世瞩目的光彩。青年强则中国强,中国梦归根结底是青年梦,且最终要靠青年来实现。当今的中国已经走在复兴的道路上,中国的未来取决于青年,而中国崛起之后,青年的重担非但不会卸下反而会更加艰巨,那时的中国青年肩负着的将是世界的明天。只有血性的精神和内涵被青年代代传承,不被时代的波涛浪潮冲刷淡去,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才有希望。参考文献:[1]张晓东.军人血性的传统文化底蕴及其培育[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2):125.[2]谈志兴.军人血性及其锤炼途径探析[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3(4):48.[3]张育红.武兰:培育军人血性的几个关节点[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6(1):122.[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精武本纪·序(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150.[5]马洪林.迷信导致义和团失败的历史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0(3):43.[6]JosephS.Nye,Jr .“The Kindleberger Trap”[EB/OL].January 9,2017. syndicate.org/,2017 -7 -20.


文章来源:《青年记者》 网址: http://www.qnjzzz.cn/qikandaodu/2020/1020/686.html


上一篇:关于高校青年机关人员兼职艺术生辅导员的几点
下一篇:“铁军”青年:在军营里淬炼青春